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律师刑事辩护业务水平和刑事辩护技能,天津市律师协会刑事大讲堂(2025年第二期)在市律协报告厅日前举办。市律协副会长张泽军出席,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穆峰,副主任李亚强、郝喆、胡明和部分委员及全市百余名律师参加。张泽军表示,随着刑事司法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持续学习、深化理解、提升技能是每一位刑事辩护律师的必修课。“刑事大讲堂”作为市律协精心打造的专业平台,旨在为全市律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帮助律师掌握前沿理论知识、精研实务技能。张泽军希望与会律师珍惜学习机会,深入思考,将讲座中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以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更精湛的辩护技艺,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服务法治天津建设贡献力量。穆峰表示,“刑事大讲堂”自开办以来,聚焦刑事理论与实务中的难点问题,持续邀请全国法学界知名学者为天津刑事辩护律师授课。目前,该活动已发展成为市律协业务培训的品牌项目和天津刑事业务培训的一张名片。他期望与会律师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势,不断强化刑事辩护领域的各项专业技能,在理论指引下提升辩护质量,为天津刑事法律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兵建以《阶层犯罪论体系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为题,系统阐述了犯罪论体系的核心功能,对比了不同犯罪论体系之间的差异,重点剖析了阶层犯罪论体系的优势。他强调,在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必须严格遵循“先客观后主观”的逻辑顺序,否则会弱化对实行行为的深入分析,并过度依赖主观意图和结果。邹兵建还结合多个实务案例,深入分析了阶层犯罪论体系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优势,有力论证了“先客观后主观”这一判断顺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阶层犯罪论体系在分析实行行为性质、认定共同犯罪、整合出罪事由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分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运用阶层犯罪论体系能够有效避免裁判结果违背常情常理,确保法律适用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本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天津刑事辩护律师的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为保障天津刑事法律服务质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律协将进一步拓展培训覆盖面,充分发挥“刑事大讲堂”的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天津律师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动天津刑事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