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定航向、规划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境界,昭示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达到历史新高度,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2012年底,刚刚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近8年后,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其中一个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一重大论断,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彰显出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挥写完善和发展“中国之制”新画卷,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北京中轴线往北,巍然矗立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成为一座红色新地标,参观者络绎不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置身展馆,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展品,清晰勾勒出中国发展稳定奇迹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其中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完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2021年4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的植树点,一派热火朝天忙碌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连续第九年亲手植绿。 扶苗培土、拎桶浇水,总书记接连种下6棵树苗。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其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指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重要遵循。 破解发展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标注新时代的特征,也呼唤新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思想的光芒,总能穿透历史烟云,点亮未来征途。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翻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十个明确”中的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的重要方面。 积蓄百年伟力,起笔复兴新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砥砺进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彪炳史册的伟大飞跃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沐浴着虎年的阳光,开通不久的赣深高铁上,一列列火车飞驰而过。 赣州,深圳。道路的两端意味深长:一端是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革命道路的红色热土,一端是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穿越百年历史风云,一个真理昭示未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将党的领导置于“十个明确”的首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风雨不动安如山,赖有砥柱立中流。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巍巍中国号巨轮就有了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坚定自信和强大底气。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2022年1月6日,北京中南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天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搞清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什么强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万山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灯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的这一重大论断,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得出的重大结论,阐明了把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保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思想精髓,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贯强调领导核心的重大作用,始终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充分证明,坚强的领导核
为了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百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一个百年大党,如何把握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怎样汲取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这是对历史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未来的深刻昭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从十个方面概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为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智慧启迪。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百年的沧桑巨变,汇聚成历史的大江大河,记录着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征程,记录着一个古老民族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形成了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党在百年奋斗中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决议》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敢于牺牲、接续创造,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了文明难